圖:桃園客家文化館的布馬
說明:布馬舞起源於700多年前的中原地區古越族,明末時期成為客家人祭祀三山國王的儀式,進而流傳到廣東饒平地區,在農忙後,村民以布馬舞慶豐收與除妖避邪。桃園市中壢過嶺地區是饒平客家先民在臺的聚居處,至今仍保有部份古老的饒平聚落和建築,諸如許信良家、劉家老、邱家、陳家祠堂等,皆可看到饒平客家文化的影子,唯獨源自饒平原鄉的「布馬舞」文化已消失多年。為傳承客家文化,桃園市客家事務局打造高6公尺的Q版大型布馬燈做為園區意象。此大型布馬花燈係為狀元郎身騎布馬,以客家布馬陣傳統藝陣為主軸,裙擺處以客家花布為設計,狀元郎駕馬所經之處,象徵「行行出狀元,馬到成功」。(文•蔣絜安/圖•張維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