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13 1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許維德   Wei-der Shu

 

一本新期刊的第一期,一方面讓人對其未來的可能前景充滿無限的希望,另一方面卻也讓人感到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經過半年以上的籌劃和準備,《全球客家研究》的第一期端出了十道菜餚,在形式上包括了5篇研究論文、1篇研究/田野紀要、2篇書評、1篇客家研究機構介紹,以及1篇客家研究相關書目。由於是第一期,所有的稿件都是透過邀稿方式獲得的,但所有論文(包括研究論文和研究/田野紀要)也都經過正常的審查程序,由兩位匿名審查人提供書面意見,再請作者針對這些意見加以修改。這10篇文章在性質上約略可以分成三大類別,分別是(1)客家形成/稱謂問題;(2)全球各地客家研究的現狀;以及(3)其他。

如果我們將「客家形成/稱謂問題」視為客家學自成立以來的第一個重大學術爭議,應該不是過於誇大的說法。也因此,本期規劃了兩篇和此一重大議題相關的論文,都由臺灣的學者所執筆,分別是施添福教授的〈從「客家」到客家(一)〉、以及林正慧博士的〈華南客家形塑歷程之探究〉。施教授的論文回到「客家形成問題」的根本癥結——「做為籍貫概念之『客家』」與「做為鄉音方言概念的客家」兩者間的演變關係,並以「從『本貫主義』到『方言主義』」這樣的標籤來回答這個大哉問。事實上,打從黃釗於1880年所出版的《石窟一徵》中提出宋代梅州「客戶增盛」一說,並由溫仲和於1898年所出版的《嘉應州志》轉借此一說法來替「客家」一詞找尋來源以來,「客 = 客戶」的說法,一直被客家研究者大量採用,包括「客家學」的重要創建者羅香林。但是,到底這個「籍貫概念」下的「客戶」,是否真的就是所謂「客家」一詞的起源,兩者之間又存在著什麼更具體的演變/傳承關係,卻是客家研究未解的難題。做為本期的扛鼎之作,這篇文章只是施教授關於此一問題之系列論文中的第一篇而已,接下來的兩篇論文,也將陸續在本刊登出,敬請期待。

林正慧博士這篇論文,則改寫自她今年完成於臺大歷史系之博士論文中的一章,其主要問題意識也和「客家形成/稱謂問題」息息相關。透過「邊緣客域 vs. 中心客區」這樣的分析視角,本文對「華南客家的形塑」提出了某種意義下的「四階段論」——(1)文化共性時期;(2)「客家」源起邊緣客域時期;(3)客家意識回流中心客區時期;以及(4)客家意識散播期。用林博士自己的說法,第一個階段是「文化共性的形成時期」,後三個階段則屬於「客方言群意識覺醒期」。這種強調「客家形成過程」中「邊界」之重要性的論點,雖然並非林博士自己的創見(之前的文獻,包括Sow-theng Leo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和王東的《客家學導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等),但是,在這篇論文中,林博士的確提出了一個概念上更明晰的架構,供我們從「族群邊界」的角度來思考「客家形成問題」。

本期第二部分的主題則和「全球各地客家研究的現狀」有關。既然本刊的名稱為《全球客家研究》,從跨國主義的視角來觀察「全球客家的形成」,當然是本刊責無旁貸的任務。本期有4篇文章屬於這個範疇,包括3篇研究論文和1篇研究/田野紀要。3篇論文涉及的議題包括「日本客家研究」、「中國大陸客家研究」、以及「新加坡客家研究」。黃賢強教授和賴郁如小姐的〈新加坡客家〉這篇論文,在格式上中規中矩,條理分明地敘述了2007年以後和「新加坡客家研究」相關的出版品,將會是任何想要跨入此一領域的研究者無法忽略的重要文獻。

河合洋尚教授和飯島典子教授的〈日本客家研究的軌跡〉,以及黃志繁教授的〈範式、概念與方法〉,雖然也都還算詳實地介紹了日本和中國大陸之客家研究的梗概,但是,這兩篇論文更重要的貢獻,可能在於其從後設理論的視角,一方面從更寬廣的角度鋪陳兩地之客家研究相關文獻的發展歷史,另一方面也替客家研究在「理論層次」上的可能出路提出他們各自的觀察。無論是河合和飯島教授所謂的「後現代主義客家文化論」——探究外部觀察者(地方政府、學者、媒體、開發商等)如何從在客家地區存在的多樣現象或物質中挑選部分事實來塑造客家文化、並讓其變成「真實」,還是黃教授所謂的「族群認同範式」——思索客家與其他群體的「互動關係」、看重「族群邊界」在客家形成過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同時也強調「本族意識/異族意識」的產生,這些理論性思考顯然都是未來客家研究者無法避免的重要議題。

屬於研究/田野紀要的這篇“The Hakka in Tahiti”在性質上比較特別。大溪地的華人在絕對數量上雖然不多(12千人左右),但有趣的是,其中以來自廣東的客家籍人士為大宗。作者Jimmy Ly(李元生)並非學院出身的學者,但是,透過對其自身經驗的描述,我們可以清楚感受到海外出生的客家人在追尋屬於自己之文化傳統時的特殊情懷。

本期的最後一部分由2篇書評、1篇客家研究機構介紹,以及1篇客家研究書目所組成。對任何學術領域而言,「書評」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本期有兩篇書評,分別評論王保鍵、邱榮舉的《台灣客家運動:客家基本法》(臺北:五南,2012)和王力堅的《新加坡客家會館與文化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2012),執筆者分別為施正鋒教授和利亮時教授。本刊不但期待在未來能夠推出更多的書評,也希望能夠刊出對「非文本性之客家素材」(比如說影像紀錄片、電影、媒體節目、展示事件或表演事件等)的評論性文章,歡迎踴躍投稿。

至於「客家社群與研究機構介紹」這個專欄,本期推出由本刊主編張維安院長所撰寫的〈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簡介〉,希望能夠達到拋磚引玉的功能,促發更多的學界同仁替散佈全球各地的客家社群和研究機構進行介紹。最後一個專欄「客家研究相關書目」,則是由本刊執行編輯許維德教授所整理的〈中英文客家研究相關學位論文書目彙編:2011-2012年〉,一共列出524篇過去兩年和客家研究有關的學位論文。兩年的時間產生500篇以上的學位論文,單單觀看這個數字,我們就可以知道學院中客家研究的驚人成長速度。事實上,「書目彙編」是任何一個學術領域在「建置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工程,本刊願意扛起這樣的重責大任。除了學位論文,我們之後也預計要對其他形式的客家研究出版品——包括專書、專書論文及期刊論文——進行整理,同時也期待有研究者能以這些「粗胚」書目為基礎進行文獻的再分析。

在客家研究的領域,《全球客家研究》這份刊物當然不是最早的先行者。即使不將屬於通俗性的非學術刊物,或者是已經停刊的學術性刊物列入討論,在過去20年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到至少四份以客家研究做為主軸的學術性刊物,包括歷史最久的《客家研究輯刊》(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發行,1990-)、《客家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和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共同發行,2006-)、《客家學刊》(贛南師範學院客家研究中心發行,2009-),以及《客家公共事務學報》(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發行,2010-)。由於敝院傳播與科技學系在技術上的支援,本刊在「發行模式」上將走向和其他刊物較為不同的方向,以「電子刊物」的形式問世。換句話說,本刊不但可以直接在網站上閱讀所有的單篇文章,每期還會發行一份和紙本期刊完全一樣的電子書,供全球各地的讀者直接下載。在這項新科技的基礎上,本刊雖然不是客家研究這一領域的先行者,卻願意和上述同行們相互砥礪,並期許在未來能夠以「全球客家」為核心關懷,走出自己的道路。

我們替往後的《全球客家研究》規劃了幾個專題,同時也已經邀請了不同領域的學者來擔任這些專題的客座編輯,這些專題包括「客家的形成」(連瑞枝教授)、「客家與多元性別」(呂欣怡教授)、「新竹客家研究」(羅烈師教授)、「客家認同與族群關係」(王甫昌教授)、以及「網路社群與客家」(黃靜蓉教授)。期待大家的來稿,也期待一個客家研究的新局面。

該感謝的人和機構太多,本刊只能先簡單表達三個感謝。首先是為我們設計期刊封面的楊婷琬小姐,以及為封面題寫「全球客家研究」的臺灣本土書法家陳世憲先生。對於「全球客家研究」這幾個字,陳先生表示,球字的五點,象徵「全世界的客家文化都往這裡匯集」,正符合本期刊要呈現之「作為全球客家研究平台」的概念。另外,陳先生也特別提及其書寫的過程:「我找了一隻最軟沒有尼龍線的羊毫筆書寫完成的,是因為客家人非常刻苦耐勞,最軟的筆足以顯示硬頸精神,雖然夏天很熱,我還是沒開冷氣」。藉由流汗書寫的過程,「全球客家研究」,這六個字所體現的,是客家面對困境的硬頸態度。

第二個感謝給所有直接參與本期工作的稿件作者和編委會(包括編輯部)同仁們。我必須說,謝謝所有作者的耐心,更要謝謝直接參與編輯工作的所有同仁。在刊物即將出版的最後這個月,每位同仁跑不掉的周末工作,就是校稿、校稿、校稿。沒有大家幾十個小時的心血,我們不會有目前的這點小成果,這是真的。

最後要感謝客家委員會在經費上的挹注和支持。說來似乎俗氣,但卻是實在話——沒有這筆贊助費用,本刊恐怕無法在這麼短的期限內問世。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全球客家研究

2013 Global Hakka Studies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