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14 2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許維德   Wei-der Shu

幾經波折,第2期的《全球客家研究》最後還是在五月準時問世!

本期一共推出13篇文章,除了「社會組織、商品化與客家社會」專題所收入的4篇論文和1篇專題導言,另外還包括1篇一般性論文、1篇研究紀要、3篇書評、2篇客家研究機構介紹以及1篇書目整理。這13篇文章讓第2期的總頁數達400頁之多,比起上期增加了將近90頁,至少在形式上已經是本厚實的專業期刊。 

一、專題論文 

本期專題「社會組織、商品化與客家社會」所收入的4篇論文,內容涵蓋閩西南地區土樓建築的變革、新竹枋寮義民廟於日本時代所設立的「義民廟協議會」、新竹六張犁林家所籌組的「先坤公嘗」嘗會、以及新竹鳳山溪流域的各種番租地權。關於這4篇文章的介紹,請參閱我的同事連瑞枝教授所寫的專題導言,感謝她願意在百忙中扛下此一專題之客座編輯的重責大任。此外,也要謝謝我的另一位同事羅烈師教授為本期封面圖片──臺灣新竹六家問禮堂──所撰寫的精采說明。由於本專題中有3篇文章和廣義的新竹有關,而問禮堂又剛好位於本院旁邊的「六家民俗公園」,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我們因此特別刊出這張照片。「社會組織、商品化與客家社會」是本刊所推出的第一個專題,希望海內外客家研究社群的廣大朋友們能夠多多指教。

二、其他內容

在一般性論文方面:施添福教授的〈粵東「Hakka•客家」稱謂的出現、蛻變與傳播〉,是始於第一期之〈從「客家」到客家〉系列文章中的第二篇。在「客家稱謂來源」這個研究議題上,之前已經有一些研究者陸續指出,西方傳教士所鑄造出來的「Hakka」這個語詞,在「客家稱謂形成過程」中扮演著相當程度的重要角色。但是,在本文發表以前,卻似乎還沒有研究者願意老老實實地用紮實的史料來完成這個論證。在大批一手材料的基礎上,施教授這篇論文明確地指出,在1840年代初期至1890年代晚期這段期間,某些於華南佈道的西方傳教士,依據廣府話的發音以羅馬字拼寫出「Hakka」一詞,然後又以該群人所使用的語言為判準,將「Hakka」定義為「客家」,而形成所謂「Hakka.客家」這樣的註記。「自此以後,『Hakka.客家』的標記逐漸固定下來,成為客家方言群的統一名稱」(施添福 2014: 91)。對「客家研究」或「族群研究」的學者而言,這篇論文有一個重大的意涵。我們都知道,學院裡的「族群研究」,基本上是西方世界的產物,也因此,其他不屬於西方陣營之國家(包括東亞的臺灣、中國等)的「族群研究」,從一開始就強烈受到西方既有理論和論述的影響。但是,這篇文章卻更進一步指出,不僅是「理論」和「論述」,甚至連最基本的「族群稱謂」,我們都很難不將西方人的影響納入考量。因此,就未來「客家族群形成」這個研究議題而言,如何將「西方人/西方文化之影響」的經驗材料,甚至是「現代化/現代性」的理論視角納入此一討論中,就成了客家研究者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

本期的田野/研究紀要所刊登的,是周丹尼和黃靜蓉兩位教授所合寫的英文稿“The Timorese Hakka in Australia: Community and the Internet” (東帝汶客家人在澳洲:社群與網路)。和上一期Jimmy Ly所談到的大溪地很類似,東帝汶的華人在絕對數量上雖然不多(不同資料來源的數值不太一致,約略在數千人和三萬人之間),但絕大多數都是祖籍梅縣的客家人,因此可謂進行海外客家研究的絕佳田野地。東帝汶在1975年被印尼佔領,一直到獨立的2002年,在這將近30年的流離歲月中,多數華人都被迫離開家園,其中又以遷居到澳洲的移民人數最多。這些總數在5,500人左右的「澳洲東帝汶客家人」,就成了「全球客家網絡」中一群具備獨特遷移經驗的人。這群人的經驗在過去的文獻中幾乎完全被相關學者所忽略,因此,這篇田野紀要的篇幅雖然不大,卻在相當程度上替這群特殊的客家人留下了寶貴的紀錄。

本期的書評有3篇,評論的著作分別為李美華的《臺灣客家族群媒體與文化傳播:再現、效果、語藝傳播》(臺北:時英,2013)、謝世忠和劉瑞超的《客家地方典慶和文化觀光產業:中心與邊陲的形質建構》(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2),以及連瑞枝和莊英章編的《客家、女性與邊陲性》(臺北:南天,2010)。執筆者則是彭文正、劉大和以及姜貞吟三位教授。這三本書所涉及的議題──族群傳播、觀光產業以及女性──都絕對是「客家研究」的重要領域。我們一方面期待更多各種各樣的評論性文章(包括影像紀錄片、電影、媒體節目、展示事件或表演事件等「非文本性之客家素材」)能夠投稿給本刊,另一方面也鼓勵不同類型之創作素材的作者們,如果想要本刊對這些作品安排評論的話,可以主動將這些作品寄給我們。

在「客家社群與研究機構介紹」這個專欄,本期則推出2篇文章,分別介紹位於桃園縣中壢市的「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以及位於苗栗縣銅鑼鄉的「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執筆者分別是羅肇錦院長和傅兆書主任。桃竹苗地區是臺灣客家族群的兩大群聚區之一,因此,在上一期介紹完本刊的發行單位──位於新竹縣竹北市的「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以後,本期將焦點轉到緊鄰新竹縣的桃園縣和苗栗縣,分別以一所客家學院和一間博物館為評介對象。在未來的這個專欄中,我們一方面期待能夠將視角跨到桃竹苗地區以外的臺灣,甚至是臺灣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另一方面也會開始規劃以「客家社群」,而非「客家研究機構」為主題的文章。

本期最後一篇文章,是由本刊副執行編輯劉堉珊博士所整理的〈中文客家叢書目錄整理〉,總共收錄了200多本屬於「叢書」系列的客家研究書籍。整理這200多本書目資料,當然不是太困難或太龐大的工程;然而,之前卻似乎沒有研究者做過這樣的嘗試。因此,我們繼上一期所推出的〈中英文客家研究相關學位論文書目彙編:2011-2012年〉,以「叢書書籍」為主要對象再次進行客家研究書目的整理。我們希望下一期能夠開始進行「期刊論文」的整理。

三、未來規劃

正當本刊第二期進入緊鑼密鼓之最後編輯階段的時候,立法院傳來學生佔領議事堂的新聞,所謂的「太陽花學運」自此牽動著島國所有人民的神經,直到學生宣布「轉守為攻,出關播種」的410日為止,這場佔領時間長達23天的「反服貿運動」,如果借用英國廣播公司記者Cindy Sui的話語來形容,絕對是戰後臺灣「史無前例」(unprecedented)的一場示威抗議行動。

做為交通大學校園內相對少數的人文學和社會科學系所,本刊所屬之客家文化學院的同仁和學生們,並沒有在這次運動中缺席。本院師生不但在「323佔領行政院事件」的隔天,立刻在學院外牆拉出「暴力政權、血染雙手」的布條,同時本院的人文社會學系也由系務會議通過五點聲明,「反對政府企圖以權力凌駕程序正義,並漠視社會多元表達」。

事實上,無論是從「客家研究」的角度來看,還是從「族群研究」的角度來看,這次學潮的主角──「服務貿易協議」──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研究議題。在這個「全球化」和「自由化」雷厲風行的年代,在這個「臺、中關係」逐漸解凍的年代,到底這樣一項表面上以「經濟」為主軸的雙邊協議,會對臺灣的社會、文化,乃至認同政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顯然是所有客家研究者念茲在茲的重要議題,雖然我們可能還沒有太好的經驗資料來回答這樣的發問。

無論如何,「臺、中服務貿易協議」的簽訂或不簽訂,必定會是個影響臺灣社會至鉅的重要議題。因此,本刊打算以「從客家/族群研究的角度看服貿協議」為主題,舉辦一場小型的工作坊,邀請三到六位學者,分別從「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辯證關係」、「服貿所隱含的族群經濟」,以及「誰從服貿獲益?:中國臺商的族群組成分析」等視角,對這一攸關臺灣前途的重大議題進行討論。我們也歡迎更多和此一議題相關之文章的投稿,可能的話,這將會是本刊下一期的專題主題。

至於本刊原訂的其他專題──客家與多元性別」、「新竹研究」、「客家認同與族群關係」以及「網路社群與客家」,也將持續徵稿,不過會順延一期。 

四、誌謝

最後是謝辭。首先要感謝的,是本刊的編輯委員、顧問以及所有擔任過本刊審稿人的學界先進,大家辛苦了。第二個要感謝的,是本專題的客座編輯連瑞枝教授和本期所有的作者群,由於種種原因,編輯部這邊最後的工作時程拉得很趕,謝謝大家的包容和配合。最後我要感謝本刊的助理編輯陳璐誼小姐,她是花最多時間在本刊上面的人,沒有她的投入,本期不可能和所有廣大的讀者如期見面。

 

參考文獻

施添福,2014,〈從「客家」到客家(二):粵東「Hakka客家」稱謂的出現、蛻變與傳播〉。《全球客家研究》2: 1-114

 

執行編輯 許維德
2014.10.31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全球客家研究

2013 Global Hakka Studies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