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緊隨第一期(2013年11月)和第二期(2014年5月)的步伐,《全球客家研究》的第三期終於問世,在所有同仁的辛苦努力下。所謂「無三不成禮」,是的,透過第三期的出版,《全球客家研究》這份送給「客家研究」的「禮物」,總算是初具模樣。
一、本期新創的兩個「專欄」:
「議題論辯」和「田野紀要」
第三期不但在頁數上創下本刊的新高(420頁),在形式和內容上也有不少突破。在這一期,我們推出了兩項新的「專欄」──「議題論辯」和「田野紀要」。
首先談「議題論辯」。「客家研究」做為一個崛起中的新興研究領域,本來就存在很多具有高度爭議性的研究議題。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希望能夠將這些議題規劃成「專題」,以「同時收錄數篇研究論文」的形式來加以呈現。但是,既然是新興議題,有時候就不容易徵集到數量足夠的研究論文。因此,我們在本期推出名稱為「議題論辯」的這個專欄,由本刊事先就某一特定議題籌劃「工作坊」,並邀請適當的人選來參加。在會議結束之後,再由本刊來整理「工作坊」的成果,或以「研究紀要」的形式,或以「發言稿」的方式來加以登載。
本期的「議題論辯」專欄,首先豋場的是臺灣2014年最熱門的關鍵字──引發太陽花學運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服貿協議」)。本期這一專欄共收入9篇文章(包括2篇「研究紀要」和7篇「發言稿」),是學術界從「客家/族群研究」的視角來觀察「服貿協議」的第一次嘗試,值得一讀。我也在這邊代表本刊感謝此次「『從客家/族群研究的角度看服貿協議』工作坊」的所有參與者,包括3位主持人和11位與談人──張維安、黃應貴、林秀幸、林文玲、黃智慧、官大偉、潘美玲、謝世忠、黃世明、黃紹恆、劉介修、楊長鎮、張翰璧和邱星崴等教授/女士/先生,謝謝各位!
再者,本期也新推出了「田野紀要」這個專欄。本刊在前兩期都有屬於「研究/田野紀要」這個範疇的稿件(碰巧都是英文稿),但究其性質,似乎多以某種意義的「初步田野調查」為主。因此,從第三期開始,本刊決定將這類不屬於「一般論文」的稿件再區分成「研究紀要」和「田野紀要」兩大類,並讓這兩類文稿都成為徵稿時獨立的「稿件類型」之一。所謂的「田野紀要」,顧名思義,當然是以「田野調查心得」為主軸,但也可以包括「歷史田野素材」(比如說古文書)的介紹。本期羅烈師教授的〈林保民藏古文書介紹〉這篇文章,內容以介紹林保民先生所藏、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完成著錄的294筆資料為主(但超過這一範疇)。這批史料,不但是解讀竹北六家饒平林姓宗族史的重要材料,根據該文的描述,同時也有解讀當時之生活史的潛能,在「重建及展演林姓聚落史」上具備相當程度的重要性。
二、研究論文:臺灣和東南亞的「客家研究」
收錄在本期的「研究論文」有4篇,其中只有施添福教授的〈從「客家」到客家(三)〉涉及的是臺灣方面的素材,其他3篇則分別處理馬來西亞、香港和印尼的「客家」。由此可知,就「研究對象」而言,「客家研究」在本質上就是一個十分「國際化/全球化」的研究志業。
從本刊創刊以來,施教授就是最支持本刊的作者,本刊也以有這個機會刊登施教授這一系列重量級作品為榮。面對「『客家』稱謂如何出現」這個「客家研究」中最重大的議題,經過前兩期之文章對「中國戶籍制度下之『客家』」和「粵東『Hakka•客家』稱謂」的漫長探索,施教授在本期的這篇文章中,終於將視角轉進臺灣,探問「臺灣本地『客家/客人』稱謂如何形成」的這個問題。更進一步講,本文企圖從「國家制度」、「西人書寫」以及「民間口語」等三個面向,分別探討臺灣自清代、日治以迄民國時代「從『客家』(本貫主義)到客家(方言主義)稱謂」的發展過程。由於本文過長,作者和編輯部決定將本文再分成上、下兩篇刊出,上篇處理「國家制度」和「西人書寫」這兩個面向,下篇則以「民間口語」的稱謂為探討重點。在「客家形成/稱謂」這一議題上,本文對臺灣在清代、日治時期,以及西方相關文獻所做的整理、引述與討論,絕對是截至目前為止最完整而傑出的研究,也將會是未來任何探討臺灣客家歷史發展與認同形成的研究者一定要參考的重要文獻。
本期第2篇研究論文是張翰璧、張維安和利亮時3位教授合著的〈神的信仰、人的關係與社會的組織〉。本篇論文以馬來西亞檳城的海珠嶼大伯公廟──包括信仰與相關祭祀組織──為主要分析對象,透過「宗教社會學」式的概念引導,作者試圖將信仰與祭祀組織和廣義的「社會秩序」──包括「秘密會社」與「英國殖民政治脈絡」──進行連結,以既有的大伯公研究為基礎,但卻又能提出新觀點,是篇頗有新意的論文。
至於陳麗華研究員的〈香港客家想像機制的建立〉,其主要探究對象是1850-1950年代的香港巴色會 (The Basel Mission) ──一個起源於瑞士北部德語區的基督新教差會。本文指出,由於某些歷史發展的因緣際會,在香港只建了7所教堂的巴色會,卻對「香港客家」甚至是「華南客家」的形成有著相當程度的重要影響。一方面,巴色會成為人民心目中香港的「客族教會」,是香港社會想像客家的重要機制之一;另一方面,相對於粵東所謂的「高地區」,香港、廣東深圳、東莞的「平原區」──由於屬於族群高度接觸的前沿地區──反而在當代「客家意識」的形塑過程扮演了更關鍵的重要角色。在刊於本刊第二期的〈從「客家」到客家(二)〉中,施添福教授已經指出西方傳教士在鍛造「Hakka•客家」這一標記時的重要貢獻(見施添福 2014),陳麗華的這篇文章,在某個意義上也可以從這樣的視角來加以閱讀。
本期最後一篇研究論文是蔡晏霖教授的〈「集中營」還是「自由區」?〉。這是一篇以印尼亞齊之華人難民(「語群」意義下的「客家人」佔最大比例)為主要探究對象的論文。透過書報、回憶錄、口述歷史等材料,本文嘗試重建這群難民在1965-67年間的流亡過程,並提出某種「多元認同」的概念,試圖抓住他們在「國族」(中國?臺灣?印尼?)、「地方」 (亞齊?)、「語群」(客家?),乃至「道德」(抗暴?)等類型之認同上的掙扎與糾葛。「在此,我們看見國家與其暴力代理人處心積慮以國族與冷戰的框架框限印尼華人,但即便都已『被集中』了,這些印尼華人依然處處踰越著既定的認同框架」。事實上,「多元認同」這樣的概念不會僅屬於「亞齊難僑」,同時也必然會屬於活在當代世界的每一個獨立個體。「客家研究」該如何處理此一重要的現象,這會是往後之研究者無可迴避的重要提問。
三、其他專欄
除了上面提到的「議題論辯」、「田野紀要」和「研究論文」,本期還有「評論」、「客家社群與研究機構」和「客家研究相關書目」等三個專欄。本期的「評論」有兩篇書評,執筆者為連瑞枝和施雅軒兩位教授,評論的書籍分別為瀨川昌久的《客家:華南漢族的族群性及其邊界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以及林淑玲等的《臺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以屏東縣內埔鄉與萬巒鄉為例》(臺北:客家委員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兩篇書評都寫得極為認真,篇幅也不小,值得細細品嚐。截至目前為止,本刊刊出了7篇屬於「評論」這一專欄的文章,都是書評。我們期待以其他類型之媒材(包括影像紀錄片、電影、媒體節目、展示事件以及表演事件等)為評論對象的文章,歡迎全球客家研究社群的同仁們將稿件寄給我們。
本期的「客家社群與研究機構」一口氣推出了3篇文章,介紹馬來西亞砂拉越的新堯灣(Siniawan)客家社區、新加坡茶陽會館暨文物館,以及廣東梅縣的中國客家博物館。執筆者則分別為羅烈師、何炳彪以及郭新志教授/先生。相對於本專欄過去3篇介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和「苗栗客家文化園區」的文章,本期這3篇文章不但在「組織性質」上展現了高度的多樣性(包括社區、會館和博物館),在地域範圍上也大步跨出臺灣島的疆域(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實在可喜可賀。我們期待更多元之「客家社群與研究機構」的文章。
最後,本期的「客家研究相關書目」,推出的則是本刊助理陳璐誼小姐所整理的〈客家研究臺灣相關期刊論文書目彙編:2010-2013年〉,總共收錄了319篇過去4年臺灣所出版的「客家研究」相關期刊論文。事實上,本刊前兩期所整理的書目──〈中英文客家研究相關學位論文書目彙編:2011-2012年〉和〈中文客家叢書目錄整理〉,都是以比較單純的「出版機構」(相對於「主題」)這一判準來進行書目的整理。本期的書目彙編,則是本刊第一次嘗試以「主題」的方式來排比資料。當然,到底什麼樣的「主題架構」是進行「客家文獻分類」時比較適當的方式,一直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們並不認為本文的這個「八類別」系統就是本刊未來將要採行的文獻分類方式,不過,這至少是一個初步的嘗試。
四、未來規劃
本刊在第四期以後,將以「區域研究」和「主題研究」當成「專題」的兩大類別,輪流進行規劃。所謂的「區域研究專題」,顧名思義,就是以某特定地理區域(雖然這個「地理區域」的大小並不一定)之相關研究為主軸的論文專題。我們目前規劃了「新竹研究」(由羅烈師教授擔任客座編輯,第四期出版)這個「區域研究專題」,之後還會推出「新馬客家研究」(黃賢強教授負責)、「六堆客家研究」(洪馨蘭教授負責)、「東馬客家研究」(徐雨村教授負責)、以及「印尼客家研究」(蔡晏霖教授負責)等專題。
至於「主題研究專題」,則是以某特定主題之相關研究為範圍的論文專題。我們目前規劃了「客家認同與族群關係」(由王甫昌教授擔任客座編輯,第五期出版)這個「主題研究專題」,之後還會進行「網路社群與客家」(黃靜蓉教授負責)、「博物館與客家」(王崧山教授負責)、以及「族群研究的技藝」(林靖修教授負責)等專題。不過,為了期刊出版順利,本刊同時也進行其他備案,到時推出的主題研究或區域研究專題的論文,可能會有一些調整。
出版界有句開玩笑的話說,「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雖然在接任本刊執行編輯之任務的時候,我就已經可以想像這不是一個容易的工作,但是,還是要實際上運作過,才知道這每期幾百頁的刊物內容,真的是「字字含血、句句含淚」。是的,我們需要所有學界同仁們的支持,特別是各種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和投稿。拜託大家了!
執行編輯 許維德
2014.10.31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參考文獻
施添福,2014,〈從「客家」到客家(二):粵東「Hakka.客家」稱謂的出現、蛻變與傳播〉。《全球客家研究》2: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