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15 4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許維德   Wei-der Shu

編輯室報告

所謂「四方之志」、「四海之尊」,「四」這個數字,始終給人一種懷志遠望的想像。是的,《全球客家研究》的第四期,正是以這樣的期許向各位讀者報到!

本期共收12篇文章,除了4篇研究論文,另外還收入2篇田野紀要、3篇評論、2篇客家社群與研究機構介紹以及1篇書目整理。雖然總頁數較前兩期來得少,但依舊超過300頁,維持本刊自創刊以來的「厚重」形象。

一、研究論文

首先必須特別說明的是,施添福教授自本刊創刊以來一直沒有間斷過的稿件——〈從「客家」到客家〉,原本應該在本期以〈從「客家」到客家():臺灣的客人稱謂和客人認同(下篇)〉的論文收尾。不過,由於某些小意外,老師暫時無法完成這篇稿件。我們衷心期待施老師的身體儘速康復,能夠在下一期順利完成這篇所有讀者都引領期待的重量級論文。

本期總共收錄4篇研究論文,其中前3篇的執筆者分別為陳志豪、羅烈師以及簡美玲教授。這3篇論文,原本都屬於羅烈師負責規劃之「新竹研究」這一專題,本刊也為此於1月初召開過一次小型的專題工作坊。由於作業上的時限,最後只有這3篇文章順利完成審查和修改程序,本刊只好捨棄原本專題的規劃,以一般論文的形式刊出這3篇文章。

有學者戲稱「新竹地區」是臺灣研究的「一級戰區」,除了相關公私史料的豐富,也由於此一地區在學術史上的特殊位置——以施添福教授為首的一批歷史學、地理學和人類學研究者,從1980年代晚期以來就為這一區域累績了不少品質甚佳的跨學科研究成果。此外,這一地區也是觀察臺灣「族群關係」的絕佳場域,再加上本刊的發行單位——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又位於這一區域中,本刊將「新竹研究」規劃為第一個「區域研究專題」,毋寧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陳志豪的論文〈隘糧與大租〉,是以清領時期竹塹地區「合興莊」(約為當今新竹縣芎林鄉、橫山鄉與關西鎮的交界)的隘墾事業為主要經驗探究對象。更具體地講,透過對合興莊收租執照的分析,本文一方面試圖釐清閩墾戶、粵隘首在該莊的事務分工與角色差異,另一方面也指出,「大租」與「隘糧」(過去常被逕稱為「隘糧大租」)實為不同的系統,不宜混為一談。在此基礎上,作者利用九芎林渡口的支出、九芎林在市場網絡與貿易轉運的位置、三邑籍墾戶的私鹽運銷活動等議題,對竹塹內山地區的閩粵關係,以土地開發與貿易流通的「分工」概念(相對於過去以土地開發與武力防務等「競合關係」為主軸的傳統思維,另闢解釋的新路。

羅烈師的論文〈客家聚落的歷史與再現〉,其具體經驗指涉對象——新竹的饒平林氏六張犁聚落(位於今新竹縣竹北市東平里)——雖然就面積而言不算太大,但在敘事時間上卻涵蓋了250年以上,從該聚落創始的1746年,一直論述到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正式進駐該區的2010年為止。這一聚落在過去常被想像成「單姓聚落」的表徵,由於都市的快速發展,新竹縣都市計畫委員會於1994年決議將位於此一聚落的竹北問禮堂古蹟主體列為保留區,並籌設民俗公園以維護古蹟景觀。在當時,這個決議背後所代表的,是要為市民再現「單姓聚落」的宗族與相關儀式文化。然而,由於種種因緣際會,這一民俗公園卻在2004年成為交大「客家文化學院」的校園預定地。不同於民俗公園的「單姓聚落」想像,「客家文化學院」的設置,顯然賦予了聚落截然不同的機能需求。本文指出,「這一紛歧趨勢的共同締造者包含立場各異的政府、族人、居民與學院,於是使得近年關於聚落的文化資產保存相關作為,遞迴糾絞而難以展開」。

簡美玲的論文〈性別化敘事裡的祖先與家族〉,主要想探究的是其研究對象對自己之祖先和家族在敘事上的性別差異。透過竹塹地區兩個客家家族——新竹縣新埔陳朝綱和苗栗縣頭份陳春龍家族——之年長女性的口述訪談,再輔以作者之前的訪談與文獻資料(主要呈現的是男性觀點)、以及訪談女性時男性插入的話語,作者指出,女性對於祖先與家族的敘事內容,大多聚焦在日常生活、人際交流、婆媳互動與小孩教養等實際經驗;而男性則多從文字資料或概念性的家族故事,以此來述說「我們是什麼樣的家族」。兩性之間對於祖先與家族的想像,似乎有著尚稱明顯的差別。

除了上述3篇以新竹為主要範圍的論文,本期還收錄了一篇語言學者所撰寫的研究論文——吳中杰教授的〈浙江西南部客家話的聚變和裂變〉。基本上,本文所論及的浙江西南部客家人,大多是在清代初期從福建西部汀州府的連城、上杭、長汀等地遷移到此的移民。這篇論文的主要企圖,是想要為現存的浙江西南客語進行更系統性的分類。透過語音系統上撮口韻的有無,作者比較了閩西原鄉、在地浙南吳語、畲話、以及浙江西南各地的客語,揭露其聲、韻、調和詞彙的在地變化,並論及語言接觸之外的創新成分,試圖和晚近的歷史語言學理論做接合。這篇論文是本刊所刊登的第一篇語言學論文(過去有收過這類稿件,可惜未通過審查),期待本刊在可見的未來能夠刊載更多來自語言學界的客家研究成果。

二、田野紀要

上一期的〈典藏祖先記憶〉是本刊所推出的第一篇田野紀要,本期有幸再刊出兩篇內容都十分有趣的田野紀要——黃賢強教授的〈潔養堂的重現和變遷〉、以及柳書琴教授的〈竹塹城外文采風流〉。

黃賢強的〈潔養堂的重現和變遷〉,是作者7次(2006-2014)考察梅州潔養堂的田野記錄,從中可以清楚看出這一客家圍龍屋在過去幾年的鉅大變遷。事實上,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作者之所以會涉入這樣的田野調查,和他過去對「大清帝國駐檳榔嶼領事」的研究有十分密切的關係。潔養堂的主人梁碧如(1857-1912),在年少時就離開梅州老家,到南洋謀生,白手起家而成為當時英屬馬來亞的鉅富和僑領,不但於家鄉主導有120多個房間之潔養堂的興建(1897-1900),也曾任「大清帝國駐檳榔嶼」副領事(1903-1906)。

有趣的是,在作者於2006年首次到訪潔養堂以前,家鄉的子孫們,不但不知道自己的祖先叫做「梁碧如」(他在家鄉是以「梁輝」或「梁廣輝」存在於梁家後人的記憶中),也不確知祖先在南洋的事蹟和成就。黃賢強這份珍貴的田野筆記,正紀錄著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的有機互動關係。在過去,梁家子孫不但對祖先的事蹟所知有限,更由於僑眷身份而在新中國飽受折騰和歧視。如今,透過黃賢強所提供的資訊,不但有《梅州日報》的記者為梁碧如和潔養堂撰寫特稿,甚至該堂還被地方政府列為「梅江區文物保護單位」。

柳書琴的〈竹塹城外文采風流〉,則是一篇以漢詩詩人曾秋濤為核心的田野調查。曾秋濤(1890-1956),新竹郡舊港庄(今新竹縣竹北市崇義里)人,祖籍福建泉州。曾氏家族康熙年間渡台,至嘉慶、道光之際已為塹北豪農。秋濤師事曾逢辰(1858-1929)、鄭家珍(1866-1928)等人,為「竹社」及「耕心吟社」兩詩社的同人。以其所任教之書房為中心,秋濤在1928 年創辦「來儀吟社」、1931 年成立「御寮吟社」,為竹北地方詩社嚆矢。秋濤雖然不是客籍人士,但是和關西、新埔地區由客籍人士組成的詩社(比如說「陶社」)頗有往來,從中不無管窺新竹地區族群關係的機會。本文分成三大部分——(1)秋濤家族及弟子後嗣共11人的訪談錄;(2)50張以上之照片構成的調查報告;以及 (3)秋濤詩選粹39首。本文的總頁數超過80頁,是篇詳盡的調查報告。

三、其他專欄

除了上述「研究論文」和「田野紀要」,本期還另外收錄「評論」、「客家社群與研究機構」以及「客家研究相關書目」等專欄的6篇文章。本期的「評論」有3篇書評,執筆者為容邵武、戴寶村和陳麗華等教授/研究員,評論的書籍分別為莊雅仲的《民主臺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4)、池永歆和謝錦绣的發現客家:嘉義沿山地區客家文化群體研究》(臺北:客家委員會/南投縣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12)、以及郭思嘉(Nicole Constable)著、謝勝利譯的《基督徒心靈與華人精神:香港的一個客家社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這三本書都頗值得加以注意。莊雅仲的《民主臺灣》,表面上並非一本客家研究的書籍。不過,「族群」的確是本書的重要關懷之一,也是作者用以探討「本土」這一概念的重要素材。正是在這樣的脈絡下,本書和客家研究搭起了某種程度的連結。池永歆和謝錦绣的《發現客家》,雖然標題上就直接出現了「客家」這一語彙,但是,該書的主要研究對象,卻是在嘉義沿山地區世居200多年、不但不會講客語、甚至也已經不認同自己是客家人的一群人。作者因此使用「客家文化群體」這樣的概念來描述這群人。最後,郭思嘉的《基督徒心靈與華人精神》,則是作者出版於1994年之英文專書的中譯版。該書屬於中國「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所主編之「海外客家研究譯叢」當中的一本。本譯叢預計要翻譯和出版海外知名客家研究著作10部,目前已經出版了6部。

本期的「客家社群與研究機構」有兩篇文章,分別介紹屏東縣佳冬鄉佳冬村和六根村以「楊氏宗祠」為首的客庄傳統建築,以及中國廣東梅縣淞口的「中國移民紀念廣場」。第一篇文章的作者為楊景謀先生,透過作者明晰的文字敘述以及20張圖片,我們彷彿也親身徜佯在南臺灣濃郁的客家宗族風情當中。「楊氏宗祠」屋前以太極圖案為視覺焦點的半月池,正是本期封面圖片的主角。

第二篇文章的作者為何小榮和周雲水先生/研究員。這篇文章介紹的「機構」很特別,叫做「中國移民紀念廣場」,是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導之「印度洋之路」這一計畫的一部分。此一計畫先後在馬達加斯加的多菲內(Fort-Dauphin)、留尼旺(Reunion)的聖保羅(Saint-Paul)、莫三比克(Mozambique)、模里西斯(Mauritius)、科摩林(Comorin)的馬約特(Mayotte)、以及印度的本地治里(Pondichery)等地設置了移民紀念標誌。由於考慮到梅州作為客家人移居海外之原鄉的影響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遂於2012年選定位於中國廣東省梅縣淞口的原「梅縣港務局大樓」所在地段,作為「印度洋之路」移民紀念碑的建設地點,這也就是所謂「中國移民紀念廣場」的由來。

最後,本期的「客家研究相關書目」,推出的則是本刊副執行編輯劉堉珊研究員所整理的〈臺灣東南亞客家研究目錄〉,主要的目的在於整理臺籍學者與學生(但也包含在臺灣任職、就學的外籍學者與學生)所完成的東南亞客家研究相關書目。 

四、接棒與感謝

在編完這一期之後,本刊執行編輯的這個工作,將由我的同事簡美玲教授來接手負責。因此,我要利用這個機會表達我在這兩年的一些感謝。

感謝張維安院長願意將執行編輯這樣的重責大任,交給我這個還沒什麼具體學術成就的學院菜鳥,一方面讓我有較多的機會,可以比讀者們早一步閱讀眾多學術前輩的辛苦結晶;另一方面也讓我的一些不成熟發想(比如說第三期推出的「『服貿』爭議與客家/族群研究」),得以透過這一刊物來完成。我必須說,這是我學術旅程中極為難忘的兩個年頭,我也從這些經驗中學到太多太多的東西。

感謝編輯部另外兩位同仁——副執行編輯劉堉珊研究員和編輯助理陳璐誼小姐——對本刊全心全力的付出,她們兩位絕對是本刊最重要的靈魂人物。也要感謝本刊所有編輯委員的幫忙。這本刊物如果還有一點小小的貢獻的話,那都必須歸功於各位的專業素養和勞力支援。

最後要感謝本刊所有的作者、審查人和讀者,沒有你們的投稿、審查和閱讀,這樣一本刊物的存在,當然是毫無意義的。

執行編輯 許維德

2015.04.30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全球客家研究

2013 Global Hakka Studies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