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族群經驗與客家研究知識典範的形成為主軸,本期由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王甫昌老師擔任客座主編。以「族群關係與客家認同」為題,收錄了3位臺灣客家研究的新生代學者的論文。王老師為這個專題,寫了相當有意思的導言。他指出臺灣客家學術研究發展脈絡,和中國最初的客家研究出現狀況,有相當的相似性,並指出三類研究課題之間的相互關連與銜接性。其一為臺灣客家研究對於「族群化」概念的反省與回應。其二為「客家意識」進入體制化的發展與衍生的新現象。其三為脫離「運動論述」轉而探討「體制化」過程中,「客家認同」內涵的轉變與發展。在此專題下的三篇文章,洪馨蘭與徐孝晴共同撰寫的〈臺灣屏東市頭分埔北客的聚落化過程及其能動性〉,姜貞吟的〈法屬波里西亞客家族群邊界與認同在地化〉,與柯朝欽的〈臺灣客家現代族群想像的三種類型:民族認同、公民權利以及認知框架〉,分別通過歷史材料、民族誌材料,理論文獻的回顧,表達客家研究的學術性、當代性,與典範轉換下,所呈顯的知識創造與歷史化過程。
社會語言學代表了另一個視角,呈現臺灣脈絡裡族群經驗的再現。本期的研究論文,徐富美撰述的〈閩南語「契兄」與客家話「契哥」的語義發展及時代競爭〉描述與探討,通過婚姻、性別、社會文化,與族群經驗再現的關聯。
除了前述的專題與研究論文,本期田野紀要、書評與影評,也提供正在開展中的研究議題與多元角度下的臺灣與海外客家族群、歷史與區域經驗的書寫與影像紀錄的介紹與評論。張容嘉與張翰璧的 〈馬來西亞新村客家婦女初探:以沙登新村為例〉的田野紀要,提供了對於馬來亞客家性別文化的初步觀察。黃雯娟介紹與評論李宇昇、徐智俊所拍攝的《曉嬈姐妹儕》紀錄片,戴瑜慧介紹與評論鍾適芳的紀錄片《邊界移動兩百年》,都展現文字書寫以外的,客家族群經驗的描述與紀錄,所能開展的視野。客家研究相關機構的介紹與書目彙編,是本刊創刊以來的兩個對於客家族群研究基礎的積累。感謝宋德劍、冷劍波介紹嘉應大學客家研究院,以及張珈瑜整理2013-2014年中英文客家研究相關學位論文書目彙編。
最後,除了感謝本期的每位作者、編輯委員,與編輯部每位協助的同仁,我們也特別感謝,過去二年以來,協助本刊(一至四期)進行審查的專家學者:王甫昌、王見川、王俐容、王璦玲、朱敏華、江敏華、利亮時、吳翠松、吳學明、呂欣怡、李文良、李世暉、李衣雲、林開忠、邱德亮、范文芳、韋煙灶、徐雨村、張翰璧、許維德、陳志豪、陳湘琳、曾純純、程美寶、童元昭、黃文斌、黃世明、黃卓權、黃季平、黃宣衛、黃瑞恆、楊中玉、楊翠、葉瑞娟、詹素娟、劉宏、劉堉珊、潘美玲、蔡芬芳、蔣淑貞、鄭琨鴻、鄭曉峰、盧彥杰、蕭新煌、戴寶村、謝世忠、鍾睿逸、簡美玲、羅烈師。
執行編輯 簡美玲謹致
2015年10月29日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