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微觀描述來理解與闡釋區域脈絡下客家與族群經驗的形成與變遷,是探索全球客家概念的一種路徑與註解。本期專號 〈砂拉越客家研究〉,從民族誌田野、文獻檔案,以及田野語言學材料的描述與解釋,提供一個細緻的觀點來討論砂拉越地區客家族群變遷的複雜歷程。
誠如本期專號主編徐雨村所提到「以南砂古晉一帶的客家人為核心,這個地區向來是砂拉越客家人的最大集中區,也是砂拉越客家源流及發展論辯的發生地」。本期專號四篇文章聚焦在此重要地區之客家與族群經驗的理解。林開忠的〈砂拉越新堯灣周邊客籍華人與達雅族的異族通婚家庭〉一文,提供了從婚姻與親屬的場域,面對砂拉越華人在地化的族群經驗。Daniel Chew的文章 “A Hakka Civil Servant in Sarawak ”是一篇相當特別的文章。作者通過描述父親在英屬馬來亞殖民時期擔任公職的生命史經驗,討論國家、教會等不同勢力,對砂拉越客家移民教育與身分轉變的影響。吳中杰與陳素秋合寫的〈砂拉越古晉石角區甲港客語音韻及詞彙調查與比較研究〉,提供基礎且紮實的田野語言材料。砂拉越客家文化多元、混陳的族群現象,通過古晉地區所使用的客家語言裡大量借入的詞彙,得以顯現。專號的第四篇文章羅烈師與陳敏萱合著的〈棄國還鄉:砂拉越華人國族認同之頓挫(1959- 1974)〉,主要通過了古晉地區華人新村老人回逤的生命史訪談敘事,討論困頓與壓抑的情緒與情感,如何形塑著當地新村華人面對祖國、國家、殖民,與家園之認同經驗的複雜性。
與專號的文章所提供的砂拉越客家族群經驗在地化的動態與複雜性相呼應,本期的研究論文,張鳳英的〈明中葉以來閩西地區羅祖教的宗族化與地方化:以《大乘家譜》為中心〉,面對了宗教與宗族兩種場域間相互的作用力。本文由流通在閩贛邊界客家地區的羅祖教信仰的文本內容,闡述自清代以來在地區結群展現的宗族化與在地化傾向。
除了前述的專題與研究論文,本期田野紀要、書評與影評,也提供正在開展中的研究議題與多元角度下的臺灣與海外客家族群、歷史與區域經驗的書寫紀錄的介紹與評論。莊仁傑的〈柔佛古廟遊神中的新山客家公會與感天大帝〉與黃信洋的〈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客家文化尋蹤」夏令營紀要〉,一者提供了對於馬來來西亞柔佛地區族群團體與民間信仰的關聯;一者提供了在學術機構的場域裡,台灣年輕學子探訪華南客家文化的學習經驗。本期書評洪馨蘭評論鍾秀梅、宋長青撰述的《臺灣客家婦女研究:以美濃地區鍾、宋兩屋家族婦女 生命史為例》。值得留意的是,除了評論者提出女性生命史敘事,公共參與女性主義觀點的論辯。三位女性書寫者與參與本書的已故社會寫實攝影記者李文吉,都擁有深耕美濃社會多年的經驗,與美濃在地的生命史歷練。延續上期的非書籍評論,李宇昇與徐智俊由對〈金曲獎頒獎典禮〉的觀察,提出客家與主流的跨文化溝通。客家研究相關機構的介紹與書目彙編,是本刊提供讀者論文外的客家與族群研究的延伸訊息。感謝蔣絜安介紹桃園市客家文化館,以及官武德協助整理2003-2014年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研究計畫書目彙編中英文客家研究相關計畫書目彙編。
最後,衷心感謝本期每位作者、審查委員、編輯委員,與編輯部每位協助的同仁。因為您們的奉獻與耐心投入,才有本期刊物順利出版。
執行編輯 簡美玲謹誌
2016年4月24日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