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16 7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簡美玲   Mei-ling Chien

    10月與11月交替的這幾天,北台灣,天涼好個秋。2016年《全球客家研究期刊》11月號,也在這個豐收的季節,獻給讀者。作為跨領域探索客家知識的平台,本期由研究論文到專號,其背後的學門與知識裝備,也展現多元特性。跨越了知識史學的重構,結合視覺符號剖析的博物館研究,與族群傳播歷程的描述與分析。

    簡宏逸所寫的〈歐德理與他的傳教士民族誌:客家研究的德意志起源〉,返回十九世紀中葉歐洲的宣教士暨學者歐德理(Ernst Johannes Eitel [1838-1908]),如何帶著那個年代的德國民族學觀點與作為傳教士的使命,記錄廣東惠州地區的客家社會與文化,以及當時的族群關係。這篇文章的筆調優雅,讓我們得以進入一種氛圍,探看客家論述,如何始於十九世紀的歐洲刊物與文人之間的交流。陳雪薇在〈新加坡大埔客視覺化認同表述:一個比較分析的視野〉的文中,則主要以視覺感官為分析焦點,解讀在新加坡社會相當活躍的大埔客家社團,如何通過博物館的陳設,展現族群與當代新加坡國家文化與政治之間的對話性。

    從傳播的各種過程,來理解族群經驗,是探索客家的一個新角度。而這也隨著各種不同類型媒體與當前人類社群與個人更為緊密的關聯,愈形重要。本期的專號〈傳播過程與客家〉,這是《全球客家研究期刊》創刊以來,首次以傳播為題,進行的專號。如同客座主編黃靜蓉在導言開始提及:「中央級客家委員會成立(2001)、大漢之音開播(2002)、客家電視開台(2003)、桃竹苗三地客家學院設立(2003-2005)以及《客家基本法》(2010)頒布施行等,而傳播與客家也得以在此機緣下交會」。我們對於台灣客家經驗的紀錄與解讀,實不能忽視傳播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力與變化。

    專號裡的第一篇是魏玓所寫的〈東南亞客家與臺灣客家電視的交會及其意涵:以馬來西亞客家閱聽人為對象〉。基於在馬來西亞進行閱聽人的田野訪談,本文指在客家電視台和馬來西亞電視台不完備的現實下,馬來西亞客家閱聽人幾乎沒有接收臺灣客家影視文本(族群訊息)的機會。第二篇是張玉佩與黃如鎂合著的〈客家電影《一八九五》的青少年閱聽人解讀與詮釋〉。此文比較客家與非客家的青少年對於客家族群電影的觀看與回應。發現有客家背景的青少年對於英雄式的族群電影,反而較非客家的青少年給予較為負面的評價。這個研究結果呈現了族群傳播過程與內涵的複雜。第三篇為李美華所寫的〈臺灣客家廣播媒體之組織資訊傳播科技的使用研究〉。探討社群媒體和傳播通訊,如何影響客家廣播電台的組織。當代社群媒體,也在這個脈絡下,涉及並影響族群傳播訊息的收發與取用的管道與途徑。族譜在客家的族群論述裡,有著突顯的位置。專號的第四篇為張陳基與李國兆合寫的〈客家族譜線上書寫:以資訊視覺化技術建置客家族譜數位平台〉,提供了數位化時代,客家族群認同與科技之間全新的關聯。

   客家知識與文化的向下紮根,是一個逐漸被關注的議題。本期的研究紀要,陳雅鈴所寫的〈幼兒園客語系列教材發展歷程及成果〉,以及許瑞君、葉芷柔合著〈客家生活、學習、體驗中心:屏東縣客家文物館與六堆生活學院〉,均涉及客家文化與知識,如何融入孩童成長過程中的社會化與文化學習的經驗。

    本期的兩篇書評,則向讀者介紹與評議兩部不同書寫典範下的客家觀點與台灣經驗及歷史。曾建元的書評,指出丘昌泰的《臺灣客家》於臺灣客家歷史與人文的過去與現狀有所認識之餘,將視角延伸至客家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的領域,探討臺灣如何判斷問題、制訂政策,來復興和發展客家人的族群認同和文化。田靖、簡美玲對於藍建春、彭瑞金所撰述的《新竹縣客家文史學家口述歷史專書》,則指出,從三位出身於新竹、客家籍的文史學家(杜潘芳格、黃榮洛及楊鏡汀)的在地生活經驗以及對於客家文史的奉獻切入,包含個人創作及研究歷程、客家信仰、歷史事件的重述、個人的歷史觀點以及地方文化史,試圖以生命經驗翻轉既存的客家歷史敘述,為臺灣史的書寫開展出其他面向。
最後,謝謝張珈瑜協助彙整2015 年中國客家研究期刊論文書目彙編。也由衷感謝每位作者、審查委員、編輯委員,與編輯部同仁的奉獻與耐心投入。

執行編輯 簡美玲謹誌
2016年10月31日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全球客家研究

2013 Global Hakka Studies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