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17 8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潘美玲   Mei-Lin Pan

         一篇學術論文的產出,除了投稿作者研究與寫作的心力之外,背後審查與編輯所耗費的人力與資源,也是相當可觀,其中的辛勞與重任,直到接手這一期的執行編輯工作,才有深切的體認。本期刊在主編張維安、前兩任的執行編輯許維德(1-4期),以及簡美玲(5-7期)的耕耘之下,2016年榮獲國家圖書「最具影響力人社期刊獎」人類學的第一名,區域研究與地理類的第二名,是該年度唯一跨兩個學門的得獎期刊。對於一個成立才要滿4年的期刊而言,是莫大的肯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面,看得更高,走得更遠,是我們未來的期許。
       本期一共有5篇論文,第一篇〈客家人的祖先:今昔、城鄉與全球〉,作者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的孔邁隆教授(Myron L. Cohen),他投身客家研究已經超過半世紀,是他將美濃客家研究帶入到國際學術研究的殿堂。這篇以英文發表的論文,是他在2016年9月10日,受邀出席第四屆臺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的主題演講內容。根據他過去在臺灣六堆地區的公嘗,以及中國粵北客家地區的公祠研究,分析客家人強調祖先的觀念,其背後如何受到中華帝國朝廷的支撐,以及如何提供社會聯結的基礎,而因著時代變遷,以及在不同地區所出現不同的形貌,該文提供了跨越古今中外的宏觀視角。第二篇是李玲〈晚清客家中心區的「客家中原論」:以嘉應菁英的族群論述為中心〉,該文利用歷史文獻,解析「客家中原論」形成的脈絡,指出在羅香林的《客家研究導論》問世之前,林達泉的〈客說〉是影響客人認知形成的重要關鍵,也為客人/客家族群歷史的理解提供新論。
        後面三篇論文,接續上一期專題〈傳播過程與客家〉對社會傳播與族群關注議題。首篇是黃靜蓉的〈客家網路社群資源之比較:以臺灣、中國和馬來西亞為例〉,她透過媒體策略管理的資源基礎觀點之分析比較,指出三個地區經營良好的客家網路社群各有特色,但虛擬世界的網路社群,必須依附實體社團的運作才有永續發展的條件。接著是孫榮光執筆的〈桐花開在臉書上:客家傳播結合社群媒體的初探性研究〉,利用問卷調查研究,以客家桐花祭為活動主題,檢視社群媒體如何能有效地進行客家傳播。該文指出不同世代有不同的媒體使用經驗,強化臉書等新興社群媒體將有助於開發新的年輕族群對客家活動的興趣。相對於前兩篇論文是以新興的傳播媒介為對象,最後一篇陳德馨的〈劉興欽漫畫中的客家人與客家故事〉則是漫畫型態的客家圖像敘事,經由報紙傳播宣傳的歷史。這篇是少見的針對客籍漫畫家劉興欽的作品,進行與其個人族群背景交互理解的敘事分析,開啟閱讀劉興欽漫畫的族群視野。
        接下來分別各有一篇田野紀要、書評、機構介紹,以及書目彙編。由劉堉珊、張維安共同執筆的〈閩西客家博物館田野紀要〉,詳述近年中國投注大量國家資源於客家物質文化建設的實際規模與進展,以及在此過程中,閩西的各地方政府如何為了競逐「客家」的話語權,而強化地方客家特色,並從中爭取經濟資源的實際案例。該紀要內容中提到的福建省上杭縣的「客家族譜博物館」,也是本期的「客家社群與機構介紹」專欄所介紹的對象。由創館館長嚴雅英詳述該館創立的歷史與展示重點,以及作為客家族譜史料收藏中心的遠大企圖。讀者可以從田野紀要和機構介紹的內容,分別從參訪者的角度,以及創建者的經驗,理解中國當前展示客家的文化工程的脈絡。
        這期的評論是由羅烈師執筆,評論林正慧的《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由於有關「臺灣客家之形成」一直都是臺灣客家研究不同領域學者論辯的議題,這份評論正展現了人類學和歷史學一場深入的對話。本期的「客家研究相關書目」,是由張珈瑜小姐整理的〈中英文客家研究相關學位論文書目彙編:2015-2016〉,延續本刊發行以來,每兩年針對學院中與客家研究有關的學位論文,進行整理的規律:從第1期的2011-2012年共524篇,第5期整理出2013-2014年共有476篇,本期的2015-2016年書目共收入511篇。從這6年來約1,500篇的學位論文數量,可見客家研究在學院有持續且穩定地發展,也期待這些論文的作者踴躍投稿。
        最後要感謝的是本刊所有作者的投稿、審查委員的用心審閱、和編輯委員的專業建議,特別是編輯工作小組的同仁們,每兩週一次的編輯工作會議,是維持一個專業學術期刊的無私投入,大家的群策群力眾志成城才使本期能夠順利出刊。

執行編輯 潘美玲謹誌
2017年4月22日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全球客家研究

2013 Global Hakka Studies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