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20 15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蔡芬芳   Fen-fang Tsai

 編輯室報告

蔡芬芳

    時序入冬,在時而陽光璀璨,時而陰雨蕭瑟的季節中,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升溫,歐洲部分國家二度封城,雖然身處臺灣的我們,相當慶幸生活得以照舊,未有太多限制,但我們必須學習與病毒無止境且充滿未知的「共處」,且在全球化的時代之下,新冠肺炎是全體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當然同時更是我們重新思考個人生命、人與環境、人際之間、國際權力競逐、個人自由與集體利益的絕佳機會。
《全球客家研究》進入第15期,本期內容包括三篇研究論文、兩篇研究紀要以及兩篇書評。除了臺灣作者之外,尚有來自香港、日本與中國的學者的投稿,不僅議題多元,亦帶來了不同視角。

一、研究論文

    王保鍵教授以公共政策作為理論基礎所寫的〈以紀念日重定全國客家日之探討〉,提出現今以「節日」的概念將天穿日定為全國客家日,因其普遍代表性不足,再加上全國客家日的定位模糊,因而產生種種爭議。作者認為,全國客家日不應該被視為是「節日」,而應該是「紀念日」,因其具有政策功能性,不僅是象徵型政策工具,而且具備政治社會化機制。因此,王教授建議將「還我母語運動日」(12 月28 日)定為全國客家日,一方面可以讓臺灣客家運動(還我母語運動)及《客家基本法》的意義得以彰顯,另一方面又可以讓面臨客語及文化傳承危機的都會客家人與青年客家人,藉此提升其客家集體記憶的建構。
    李鏗(Hang Li)教授的“Political Process of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New Tile House Hakka Cultural District in Hsinchu”(文化遺產保育的政治過程:新竹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個案研究),以臺灣第一個客家文化保存區──新竹六家新瓦屋──作為研究個案,從社會運動角度出發,探討在文化遺產保存過程中所出現的諸多政治角力。作者以臺灣整體民主化發展以及新竹都市化過程(1970年代到2000年之後)作為我們了解「新瓦屋何以被保存」這一提問的歷史、社會與政治脈絡。李教授訪談了當時直接參與保存過程的文史工作者、相關學者、林家、其他地主、以及承租田地者,凸顯當時因為建設高鐵而危及新瓦屋保存的過程中,因各自身分以及所看見之政治機會的不同而產生了種種不同觀點。最終因為文史工作者與在地居民掌握了政治機會,順利使得新瓦屋得以保存。
    王教授與李教授的文章帶領我們瞭解當代臺灣客家族群在民主化發展中如何建構集體記憶的過程,前者將「全國客家日」視為政治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後者雖未明言涉及集體記憶建構,然而客家文化保存區的深層意義,在於新瓦屋不僅是六家當地,亦為客家先民開發當地的歷史記憶,但更是彰顯當代客家如何透過歷史自我定位的過程。吳中杰教授之〈析辨閩、台漳州平和裔家族的族群背景:語言使用、族譜紀錄、自我認同之三重證據法〉這篇論文,則是以中國福建與臺灣各地之漳洲平和裔家族為研究對象,橫跨家族歷史之族譜溯源與當今語言使用及自我認同,以此分析且區辨漳州客家內部的語言使用與族群身分之多樣性,打破過往「漳州全部都是福佬/客家」的全盤皆是或全盤皆非的論述。

二、研究紀要

    臺灣客家研究的主力雖多為臺灣本地學者,然而不可忽略,外國學者的研究之於臺灣客家研究具有不同意義的重要性。河合洋尚、湯紹玲、梁志敏合著之〈賀州客家生態博物館:從空間論思考「活的博物館」〉,讓讀者從「異地視角」――在與日本生態博物館進行比較思考――的基礎上,以中國廣西賀州客家生態博物館為研究主題,提出非純客家的以及被動的「客家空間」之相關議题,同時探析客家文化定義下的生態博物館之「場所」與在地居民的文化關係,以此探析客家生態博物館的今日與未來。
    相對於上述河合洋尚等的著作,洪馨蘭之〈西方學者眼中的客家美濃:以人類學家孔邁隆教授已發表之作品為討論〉,則提供我們從「他人之眼」理解美濃客家。洪馨蘭的文章,則清楚呈現孔邁隆前後長達半世紀之久的美濃研究帶給臺灣的影響。在實質的學術研究上,他勾勒出傳統漢人家庭結構、親屬關係、產業與社會變遷、環境變化之關聯性。在研究者關係上,孔邁隆在長期研究過程中,也與美濃在地居民建立起密切關係,且促進當地人對自己家鄉的關懷。此舉體現人類學田野工作中民族誌學者與研究參與者互為主體之關係。

三、評論

    本期兩篇書評皆以今年甫出版的「海外客家」研究做為評論對象,分別是黃信洋的〈評蕭新煌、張翰璧、張維安編,2020,《東南亞客家社團組織的網絡》〉與利亮時〈評河合洋尚、張維安編,2020,《客家族群與全球現象:華僑華人在「南側地域」的離散與現況》〉。前者在書評作者黃信洋看來,相當符合「全球客家研究」的定義,因為強調的是從組織間的全球互動來檢視客家文化的發展,後者則以目前少見的「南側地域」――南亞、西亞、非洲、大洋洲與中南美洲客家――作為研究主題。兩本書皆擴展了客家研究的意義與觀點,尤其《東南亞客家社團組織的網絡》這本書,同時運用了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釐清組織之社會網絡與關係,為客家研究開創了新境界。

四、未來出刊內容

    本刊歡迎各界賜稿,未來規劃的專刊主題包括由本刊主編許維德規劃的〈客家源流與形成專題〉,以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吳中杰教授所負責的〈客家話的用字和書寫專題〉,皆已收到部分投稿。
    本期得以順利出刊,除了感謝各位投稿人對本刊的支持、審查人相當盡責予以投稿人實質的建設性意見之外,在此向所有編輯委員致上謝意。由於本刊從第14期開始改版以及調整審查程序,每位編輯委員都擔任了數篇文章的責任編委,這對於平時須兼顧研究、行政與教學的委員們來說,可說是額外增加了學術服務的工作。此外,本期編輯委員有所更動,謹此向卸任的潘美玲教授、蔡欣怡教授致謝,同時歡迎黃淑鈴教授與莊雅仲教授的加入!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全球客家研究

2013 Global Hakka Studies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