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15 5
頁數:27-34
導言:族群關係與客家認同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Ethnic Relations and Hakka Identity”
作者 王甫昌
Author Fu-chang Wang
關鍵詞 族群關係、客家認同
Keywords Ethnic Relations, Hakka Identity
摘要 本期專題為「族群關係與客家認同」,特別收錄了3 位臺灣客家研究的新生代研究者的論文。作為本期專題的客座編輯,本人想藉此機會稍微說明一下在此時推出這個主題背後的理念與構想,以及本期的3 篇主題論文。

臺灣的客家學術研究在1990 年代以後,因為1988 年客家族群文化運動興起之刺激,而開始浮現。2000 年以後,更因為首度政黨輪替後中央政府在行政院成立「客家事務委員會」(後更名為「客家委員會」),以及隨後陸續成立的客家電視臺、客家學院、客家研究中心的體制化發展,而進入起飛的階段。臺灣客家學術研究發展脈絡,和中國最初的客家研究出現狀況,有相當的相似性。客家研究的開山宗師羅香林教授在其1933 年出版的《客家研究導論》一書中,便提到「客家問題哄動學界」的三個時期:1808~1904(第一時期,由洪秀全、楊秀清太平天國起義算起1905~1919(第二期,由廣東順得人黃節在《廣東鄉土歷史》中提出「客家非漢種」之說算起)、1920~1930(第三時期,由西人《世界地理》中認為客家是「居於山地野蠻部落的退化人民」算起),每一時期的起因都與「土客械鬥」後,廣東人對「客家」(與「福老〔佬〕」)「非漢族」的貶抑之說有關(羅香林 1933:2-9)。羅氏的這本著作則是在1930 年開始的第四時期(廣東省建設廳的《建設週報》刊登客家「語言啁啾、不甚開化」之說算起)中,為彌補先前研究之不足而完成(同前引:10-24)。同樣的,1990 年代臺灣客家學術研究出現,則與當時客家文化運動為了抗議國民黨政府的語言與文化政策與民進黨的「福佬沙文主義」而浮現有關。如果說「客家研究」大量出現是「客家意識」或「客家認同」高漲的重要表徵,那麼,這兩個不同時空與社會脈絡下,極為類似的客家研究出現背景,說明了「族群關係」(特別是與其他「族群」的衝突性互動關係)對於「族群意識」或「族群認同」興起或普遍化的重要影響。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全球客家研究

2013 Global Hakka Studies © All RIGHTS RESERVED.